生活中離不開消費,在形形色色的消費中,您是否察覺到自己有時候不知不覺已經陷入到消費陷進中去了。在“3.15”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中新網為您梳理盤點最可能存在消費陷阱的十大行業(yè)。
餐飲行業(yè):民以食為天,在全社會飲食狀況大為改善的同時,餐飲消費也存在了諸多問題。
其中存在的陷阱就有節(jié)假日菜短斤缺兩,食物變質,小食紙巾多收費,酒水強迫消費,結賬時暗做手腳等。
通訊行業(yè):近十幾年來整個電信服務業(yè)保持了平穩(wěn)增長勢頭。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信市場,而在通訊中存在的陷阱也日益增多。例如:電信企業(yè)擅自開通收費項目、計費不合理、贈送話費承諾無法兌現(xiàn)、無故停機、更改套餐等。ADSL寬帶上網業(yè)務服務范圍與宣傳內容存在差異。
手機行業(yè):幾年來,手機已從奢侈品轉變?yōu)槿藗兩畹谋匦杵,在國人生活中的地位已經發(fā)生了轉變。在手機行業(yè)的消費環(huán)境中,手機投訴總是居高不下。其中手機方面存在的陷阱就有:不給登記維修記錄;不說明維修時間;水貨手機當作行貨出售;改版機當作行貨正品出售;二手手機換殼當作新機賣。電池質量問題、非正常關機、通話音質、外殼破裂、液晶顯示黑屏等。
汽車行業(yè):近幾年,隨著汽車開始進入普通百姓家庭,越來越多的人已經為購車做好了準備,但有些人在利益的驅使下,利用買車者對商業(yè)合同和汽車專業(yè)知識不了解等弱點,欺瞞消費者,給購車者設下了重重“陷阱”。舊車變新車,車內小裝飾做大文章。保險便宜理賠難,新車出現(xiàn)質量問題退換無門,隱瞞車輛真實信息,合同承諾不兌現(xiàn),保修期內不保修。
房地產業(yè):去年,各地房地產市場銷售異;鸨康禺a消費投訴案件也逐漸增加,開發(fā)商為了獲取高額利潤,常會在購房者簽約后變更布局。如增加樓棟或樓層,侵占綠地、水體等公用面積等。缺少相關手續(xù)及許可證,消費者購房后無法辦理房屋產權。廣告宣傳或與實情不符或有意含糊其辭,購房入住后方知被“忽悠”。格式合同不平等,房屋出現(xiàn)了質量問題,賠償損失難,退房更難。
培訓補習行業(yè):最近幾年對教育培訓行業(yè)的投訴增長迅速,增幅甚至超過了食品和醫(yī)療消費,北京、上海、深圳尤其嚴重。培訓陷阱主要有:名校、名師實為“外包”,:免費材料做誘餌,承諾退費有貓膩,虛假宣傳、收費混亂,魚龍混雜,先辦學后辦證,甚至不辦證,費名降暗升甚至二次收費。
美容行業(yè):女性朋友在追求時尚和美麗的同時,要注意存在美容行業(yè)中的一些陷阱。“免費美容”是個文字游戲,從業(yè)人員經常以“免費、贈送”等形式做誘餌,變相推銷化妝品。很多美容院沒有收費標準,強行推銷高消費項目,隨意收取附加費用,價格、折扣混亂。美容產品調包,為了圖方便,一些美容的人將購買的美容產品留在店內,等下次去美容時再使用,這很容易讓別有用心的商家鉆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