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元成本的骨灰盒標價為2080元,利潤超過販毒!薄皻泝x館里幾乎見不到平價骨灰盒,不能這樣發(fā)‘死人財’吧?”……
臨近清明節(jié),網絡上有關揭露殯葬暴利、尤其是骨灰盒暴利的網帖隨處可見。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針對網民詬病最多的“天價骨灰盒”問題進行了調查,解開了一個出廠價數(shù)百元的普通骨灰盒變身為數(shù)萬元的“奢侈品”的“天價謎團”。
分析人士稱,骨灰盒之所以成為暴利商品,一個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對稱,一方面普通人對于骨灰盒的材質、銷售渠道不了解,難以辨別,另一方面則是殯葬代理會找到各種理由“忽悠”家屬、阻止其獲得正規(guī)機構的信息。
產地
便宜的骨灰盒只需100多元
江蘇網民“于斌”在微博上介紹說,朋友的親戚做殯葬“一條龍”業(yè)務,“一個骨灰盒最低1200元,成本100元都不到,但是大家還都得掏錢,因為這是不能還價的行業(yè)!
骨灰盒到底值多少錢?記者以殯葬代理的身份致電專門生產喪葬用品的江西靖安縣特種工藝廠,了解骨灰盒批發(fā)報價。據(jù)該廠一名負責人在電話中介紹,便宜的骨灰盒只需100多元,“135元的太便宜不好賣,款式老、顯得單薄。最好賣的是牛黃檀木的,330多元,顯得比較重。”她還介紹說,如果骨灰盒上要鑲玉,多加三四十元錢即可。對于批發(fā)骨灰盒的物流成本,對方介紹如果是要單獨發(fā)貨,一件骨灰盒從江西到上海的運費大約80元,“一般我們是走物流公司,更便宜。”
記者詢問市場上價格最貴的所謂“非洲黑檀木”材質的骨灰盒價格,對方答稱:“有600元的、有800元的,還有1000元的,好幾款!
記者從淘寶網(微博)上看到,注明廠家直銷的店鋪中,黑檀木骨灰盒的價格最便宜的為1680元,紫檀木骨灰盒的價格低至880元。上海市殯葬行業(yè)協(xié)會官方網站上,一款材質為條紋烏木的骨灰盒標價為1888元,該網站列出的最便宜的骨灰盒僅需196元,1000元以下的骨灰盒有26種。
賣家
千元以下骨灰盒幾乎絕跡
記者日前來到上海西寶興路實地調查。這個路段鄰近上海寶興殯儀館,沿街幾乎全是大大小小的殯葬用品店面,被稱為“殯葬一條街”,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在這里幾乎買不到千元以下的骨灰盒。
在一家名為“祥和殯葬服務社”的店內,迎面的幾排玻璃櫥窗內擺放著數(shù)十種不同材質和樣式的骨灰盒,標價牌上價格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店主說,骨灰盒一般打四折。記者指著一個標價為15800元的骨灰盒問什么材料的,店主答:“黑檀(木)的,(打四折后)6000多元。這個是烏木的,要高檔一點,打折下來8000多元,這個紫檀木的打折下來1萬多元!
解讀
挾“死者為大”漫天要價
上海寶興殯儀館副主任任黎偉分析說,由于骨灰盒的材質很難辨別,而且普通百姓也不清楚個中行情,“所以很多‘一條龍’代理和殯葬用品店就可以漫天要價。我們(寶興殯儀館)有198元的平價骨灰盒,但‘一條龍’會賣到1980元!痹趯毰d殯儀館的骨灰盒售賣區(qū),設置有一個分辨假冒偽劣商品的展示專區(qū)!坝胁簧倏蛻舭萃形覀冭b定骨灰盒材質,最終發(fā)現(xiàn)購買的所謂高檔紅木其實是用低檔木材甚至是樹脂材料偽造的。”任黎偉說。
任黎偉透露說,為了不讓喪家接觸殯儀館的治喪服務人員,殯葬代理會想盡各種辦法和說辭!叭绻覍傧朐儐柣蛘弑葘σ幌,他們就會以‘死者為大’為由打馬虎眼。只要家屬接觸不到正規(guī)機構的信息,‘一條龍’就可以任意忽悠!
打破“天價”怪圈
需多管齊下
不少業(yè)內人士指出,要打破“天價骨灰盒”的怪圈,當務之急是在殯儀館內大幅度提高平價骨灰盒的供應量,同時物價部門還應頒布骨灰盒政府指導價,對一些超出正常贏利范圍的價格違法行為加強監(jiān)管。
同時,這些人士也指出,當前紅火的殯葬代理業(yè)是推高骨灰盒價格的一個重要推手,值得警惕。
上海市殯葬行業(yè)協(xié)會會長王宏階表示,目前上海約50%的市民治喪還是委托殯葬服務“一條龍”代理。在寶興殯儀館,殯葬代理帶過來的客戶占據(jù)了客戶總數(shù)的70%。
“這些殯葬代理受利益驅使,利用死者家屬特殊狀態(tài)下的心理,隨意提高骨灰盒報價,他們給死者家屬提供的骨灰盒一般都在正常價格的10倍以上。”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yè)內人士指出。
業(yè)內人士指出,其實只要“一條龍”難以在獲得死亡信息、獲取遺體方面“捷足先登”,所有的“坑蒙拐騙”就難以“施展”,所以民政和衛(wèi)生、社區(qū)等部門應聯(lián)手合作,從源頭上進行防控;對于價格欺詐、合同詐騙等行為,工商、公安等執(zhí)法部門則應加大舉報、查處力度。此外,我國十多年前頒布的殯葬法規(guī)并沒有覆蓋近些年興起的殯葬代理行業(yè),如今要予以加強監(jiān)管,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需完善。
溫州首次推行
“聯(lián)合海葬”
在溫州洞頭東海海域,舒緩低沉的波濤旋律在海風中回蕩,輪船上的人們眼含熱淚,一邊呼喚著親人的名字,一邊將裝有親人骨灰的安息盒和花瓣投向大海的懷抱。這一幕發(fā)生在30日溫州首次舉行的“聯(lián)合海葬”上,共有15位逝者家屬報名參加。溫州市民政部門負責人表示,今后將在每年的清明前后舉行海葬,全年接受申請。
溫州市民政局副局長王朝掌說,去年溫州市共火化遺體14000多具,按目前規(guī)定的1畝土地建造300座墓穴來計算,要占用40多畝土地,長此以往,山林不堪重負。而海葬則截然相反,費用相對較低,對環(huán)境沒有污染,占用資源相對較小。
“對于祭祀問題,我們溫州人就生活在海邊,想親人的時候,可以去看看大海或在海邊拜祭。另外,家屬可以在溫州殯儀網上設立免費靈堂,以供家屬平日里寄托哀思!蓖醭普f。
據(jù)了解,溫州曾大興土葬,亂建私墳導致的青山“白化”現(xiàn)象嚴重。近年來,溫州大力推行殯葬改革,與海葬一樣,樹葬、花壇葬、草坪葬等眾多的生態(tài)、節(jié)地葬式,已被越來越多的逝者親屬接受。 綜合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