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在房價大幅下挫之日,就是出現(xiàn)“維權”風波之時。2008年9月5日下午1點左右,萬科老業(yè)主聚集在杭州萬科位于世貿的辦公處,抗議萬科降價,現(xiàn)場打砸了售樓辦公室。9月底,景瑞地產在江蘇太倉的樓盤促銷,降價23%,遭遇前期業(yè)主抗議。
房地產投資者必須為自己的投資行為負責,而不是通過沖擊開發(fā)商,來保障自己的投資收益!
在房價大幅下挫之日,就是出現(xiàn)“維權”風波之時。2008年9月5日下午1點左右,萬科老業(yè)主聚集在杭州萬科位于世貿的辦公處,抗議萬科降價,現(xiàn)場打砸了售樓辦公室。9月底,景瑞地產在江蘇太倉的樓盤促銷,降價23%,遭遇前期業(yè)主抗議!
而世上沒有只漲不跌的產品,投資品風險尤其大。當投資品價格下降時,受損的投資者理應為自己的投資失誤買單,而不是向商家索賠!
只有無良商家有意欺詐,契約不清、價格欺詐、虛假宣傳或者質量低劣,消費者或者投資者才能要求索賠,僅僅因為價格下降就打出維權的旗號,無異于對維權的褻瀆。規(guī)則對任何人都應該是公平的,既不能保護資金強勢一方,也不能出于民粹一味袒護相對弱勢一方。再說,時移勢易,強弱并非永恒,開發(fā)商中也有強弱之分,在房地產生產鏈條中,也有上中下游之分,不可一概而論。當開發(fā)商遭遇資金瓶頸、市場寒流不得不降價促銷時,難道都是有意欺詐,都是對消費者權力的剝奪?消費者有公平消費權,投資者有公平投資權,商人也有市場定價權!
其實此輪房地產價格下降與2008年下半年相同,都是在緊縮政策下,房地產市場的弱勢表現(xiàn)。開發(fā)商與維權的業(yè)主心心相惜,他們絕不愿意降價,一旦降價,將出現(xiàn)老業(yè)主維權、新業(yè)主徘徊、市場預期下行種種不利局面,開發(fā)商降價乃政策倒逼之下維持生存不得不然!
在每次房地產泡沫崩潰,都是貨幣泡沫崩潰的結果。與2008年的緊縮相似,在房地產多米諾骨牌倒塌之前,出現(xiàn)激烈博弈,銀行、政府部門與房地產開發(fā)商之間互相較力,最終,實力不濟、現(xiàn)金流緊張的開發(fā)商遮遮掩掩,以促銷辦法拉開降價序幕!
而投資者與業(yè)主到底爭取什么權益?投資者要求房價維持在高位,相當于要求政府維持寬松的貨幣政策,相當于要求有關部門取消房地產調控政策,于理無據(jù),于情不合,對中國未來經濟有害,對買不起房的群體造成侵害!
雖然我們可以對維權的業(yè)主抱以同情之了解,他們中有的人傾半生心血買一套房,有的投資者成為接盤的最后一棒,但所有這些都不足以成為反對房價下挫的理由。每個人都不能以自己是不成熟的投資者為由,向社會要求賠償。如果說冤,購買次貸衍生品的投資者比他們更冤,但以香港市場而論,截至目前為止,購買雷曼迷你債券的投資者只有生活困難的老年人獲得了折價賠償,而其他人不得不咽下苦果。買者自負,是資本與貨幣市場的必然規(guī)則,否則所有的虧本者都可以找金融機構、房地產機構維權,而所有的金融機構、房地產機構都可以找央行與財政部維權,必然導致天下大亂!
只要政策不放松,房地產價格尤其是以往上升過快的城市郊區(qū)樓盤將出現(xiàn)大幅下降趨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拋盤,可惜有價無市。在房地產市場轉折關口,溫州缺錢的企業(yè)主們首先退出樓市,而后拋售手中的樓盤,所謂“投資者逃離樓市,溫州房東急哭了”當然過甚其辭,但受迫于資金鏈緊張離開房地產市場,則是大勢所趨!
而面對越來越多的樓市亂象,有關部門該怎么辦,是裝聾作啞當作不知,還是未雨綢繆早作預備?在強調買者自負原則的同時,我們不得不進行深入的反省,為什么對房地產市場沒有統(tǒng)一規(guī)劃,為什么坐視房地產成為最大宗的投資品種,為什么讓房地產成為吸金器?
從2003年18號文發(fā)布開始,中國房地產市場每隔兩三年一調控,但每次調控都敵不住經濟增長的壓力而成為房價新一輪增長的起點。最新的例證近在眼前,如2008年房地產因調控下挫,到2009年4月卻因寬松的貨幣政策直線上升,2009年因此成為房地產市場的黃金投資者!
政策的急劇變動,房地產的屢調屢升培養(yǎng)了一批噬血的投資敢死隊,他們不相信房地產價格會降,他們不相信政府敢讓房地產價格下降,更不相信貨幣泡沫會崩潰。更相信,挺過嚴冬就是春天。這是政策陰陽臉導致的惡果!
現(xiàn)實是殘酷的,目前中國貨幣緊縮、經濟結構變化造成實體經濟下行與房地產價格下行,而貨幣局部泡沫導致原材料價格、日常消費品價格上升,中國經歷的是局部實體經濟坍塌與局部資本泡沫的坍塌。這次房地產調控基調不會發(fā)生變化,否則,房地產健康發(fā)展和中國經濟的繁榮都會變成大笑話。